第二章
第一節(jié) 世界的物質性
一、辨證唯物主義的特質觀:
(一)、唯物主義物質觀的發(fā)展:
1、樸素唯物主義物質觀: 認為物質是一種或幾種具體物質,世界是由一種或幾種原初物質發(fā)展來的;
2、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物質觀 認為原子和原子的屬性是物質;
3、辨證唯物主義物質觀:
A、物質是不依賴于意識,又能為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
B、物質的唯一物性是客觀實在性。
(二)、辨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范疇及其理論意義(或列寧的物質定義及其理論意義)(簡答或多選)
列寧對物質的定義:
A、物質是不依賴于意識,又能為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
B、物質的唯一物性是客觀實在性。
理論意義:
1、他堅持了物質的客觀實在性原則,反對了唯心主義和二元論;
2、它揭示了物質的可知論,反對了不可知論;
3、它堅持了辨證法的物質觀,是無限多樣性的統(tǒng)一,反對了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物質觀。
(三)、哲學物質范疇和自然科學物質結構理論的關系(簡答)
1、二者是一般和個別,普通和特殊的關系,是既有區(qū)別又有聯系的;
2、其區(qū)別是:哲學物質范疇是對一切物質形態(tài)普遍本質的最高概括,是一般;客觀實在性是不變的,物質結構理論是以具體物質形態(tài)特殊本質的概括,是個別,它隨實踐和自然科學的發(fā)展而不斷變化。
3、其聯系是:物質結構理論為哲學物質范疇提供自然科學基顧,哲學物質范疇為物質結構理論的研究和發(fā)展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二、辨證唯物主義的運動觀:
(一)、運動范疇的含義:運動是指宇宙間的一切變化和過程,是物質存在的根要方式和根本屬性。
(二)、物質和運動的關系(包括形而上學運動觀和唯心主義運動觀)(簡答或選擇)
物質和運動是不可分割的,誰也離不開誰。
1、 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物質離不開運動,沒有不運動的物質,設想沒有運動的物質是形而上學;
2、 物質是運動的主體和承擔者,運動也離不開物質,沒有脫離物質的運動,設想沒有物質的運動就是唯心主義。
(三)、運動和靜止的關系以及承認相對靜止的意義(包括什么是靜止)
1、二者是對立的,運動是無條件的、絕對的,靜止是有條件的、相對的;
2、二者是統(tǒng)一的,是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絕對運動中有相對靜止,是動中有靜;相對靜止中包含絕對運動,是靜中有動;
3、相對靜止是絕對運動的特殊狀態(tài):
①一個事物相對于另一個事物來說沒有發(fā)生位置移動,處于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
②事物外在量變過程中,沒有發(fā)生根本性質的變化,所以靜止是相對的靜止。
3、 夸大相對靜止,否認絕對運動是形而上學不動論和絕對主義,夸大絕對運動否認相對靜止,是相對主義和詭辨論。
其意義是:1、只有承認相對靜止才能理解絕對運動,因為運動只有通過靜止才能表現和測量出來,所以要承認相對靜止;
2、只有承認相對靜上,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樣性,也是物質分化的條件;
3、只有承認相對靜止,才能認識和利用不同事物,能才區(qū)分不同事物。
(四)、運動的規(guī)律性(事性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多選,簡答)
規(guī)律是事物和現象之間在內的、本質的、必然的。規(guī)律的特點是:規(guī)律具有穩(wěn)定、普遍性、重復性、客觀性。因此規(guī)律既不能被消滅,也不能被創(chuàng)造,只能被人們認識和利用。
三、辨證唯物主義的時、空觀:(簡答或選擇)
(一)、時間、空間的定義和特點:
1、時間是物質運動過程的持續(xù)性、順序性。
其特點是:一唯性、不可逆性(是單向前進的、是去而不返的)
2、空間指運動著的、特質的廣延性、伸張性。
其特點是:三維性(特體都是有一定的體積,有一定的上下左右的位置的)
3、時間、空間是物質運動的存在方式。
(二)、時間、空間與特質運動的關系
時、空是物質運動的存在方式,是客觀的,是同物質運動不可分割的,物質運動在時、空中進行,時、空是特質運動的時、空,既沒有脫離時、空的物質運動,也沒有脫離物質運動的時、空。它們之間是形式和內容的關系,否認時、空的客觀性是唯心主義,把時、空看成是脫離物質運動的絕對存在物是形而上學。
(三)、時間、空間的絕對性和相對性(選擇)
1、時、空的絕對性是指時、空是客觀的,這種客觀實在性是不變的、無條件的。
2、時、空的相對性是指時、空的具體特性是受物質運動具體特性的制約,是隨著特質運動的變化而變化,是有條件的,可變的,人們關于時、空的觀念也是發(fā)展的、可變的;
3、時、空是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tǒng)一,夸大相對性,否認絕對性和客觀性是唯心主義;夸大絕對性,否認相對性是形而上學。
(四)時間、空間的無限性(見教材P39,理解其內容即可)
第二節(jié) 意識的起源、本質和作用
一、 意識的起源(意識是物質的屬性,是物質高度發(fā)展的產物)
(一)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fā)展的產物(或者說物質反映特性的發(fā)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簡答)
意識是從一切物質都具有的,反映特性發(fā)展來的。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考試用書
1、 從無生命物質、機械的、物理的、化學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應性;
2、 從低等生物的刺激感應性到高等動物的感覺和心理;
3、 從高等動物的感覺和心理到人類意識的產生。
(二)意識是社會的產物(或者說勞動對意識產生和發(fā)展的決定作用)(簡答或論述)
這是指意識是勞動的產物。
1、 勞動使意識的產生成為必要,這是意識產生的客觀基礎;
2、 勞動使猿手變?yōu)槿耸郑质乖衬X變?yōu)槿四X,這為意識的產生提供了物質器官;
3、 勞動使語言得以產生,在勞動和語言的推動下,意識最終形成;
4、 勞動豐富了意識的內容,推動了意識的發(fā)展。
所以意識一開始就是社會的產物,勞動是意識產生和發(fā)展的決定力量。
二、 意識的本質
(一)、意識是人腦的機能和屬性(選擇)
人腦是意識的物質器官,離開人腦不會產生意識,意識過程是以人腦的生理過程為基礎的,是建立在第一信號系統(tǒng)和第二信號系統(tǒng)基礎之上的精神反射活動。
(二)、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反映(或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簡答)
1、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意識來自于客觀世界,無論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意識都可以在客觀世界中找到他的根源和原型。
2、意識的形式是主觀的(簡答)
①意識的感性反映形式和理性反映形式是主觀世界所特有的;
②意識是受人的主觀狀態(tài)的影響,對同一對象的反映會形成不同的意識,個體意識之間有差異性;
③人們對客觀事物的錯誤反映也是由本身的曲折復雜性造成的,意識還能創(chuàng)造出世界上不存在的東西的觀念。
3、意識是客觀內容和主觀形式的,否認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是唯心主義;否認意識的主觀特性是人腦的分泌物是庸俗唯物主義。
三、意識的能動作用(或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或意識的主觀能動性)(簡答、論述)
(一)、意識的能動作用及其表現(簡答)中華考試網
意識的能動作用是指:人的意識具有能動的反映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1、意識活動的目的性和計劃性;
2、意識活動的主動創(chuàng)造性;
3、意識活動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改造作用指導實踐,改造世界是意識能動性最突出的表現;
4、意識能影響人體的生理過程和活動。
(二)、實現意識能動作用的條件和途徑(或怎樣才能充分發(fā)揮意識的能動作用)(簡答)
1、必須認識和遵守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
2、必須依賴一定的物質條件和物質手段;
3、必須通過社會實踐來實現,這是實現意識能動作用的根本途徑。
第三節(jié) 世界的物質統(tǒng)一性
一、物質和意識的辨證關系:(簡答或論述)
1、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依賴物質,物質決定意識的起源、本質和作用;
2、意識反作用于物質,意識能動的反映和改造世界,正確意識指導實踐、促進事物的發(fā)展,錯誤意識會引導人們采取錯誤的行動,阻礙事物的發(fā)展。
3、片面夸大意識的能動作用,否認物質決定識意是唯心主義;只承認物質決定意識,否
認意識的能動作用是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二、世界的物質統(tǒng)一性及其意義(或試述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一元論的根本要求或用世界物質統(tǒng)一性原理說明一切從中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實際出發(fā)的意義)。
1、辨證唯物主義承認世界的統(tǒng)一性,認為世界只有一個本原,堅持一元論,反對二元論
2、認為世界的真正統(tǒng)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世界統(tǒng)一于物質,不是統(tǒng)一于精神,堅持唯物主義一元論反對了唯心主義一元論。
3、認為世界是多樣性的統(tǒng)一,是運動變化中的統(tǒng)一,世界統(tǒng)一于客觀實在性的物質,堅持了徹底的唯物主義一元論,反對了形而上學唯物主義,世界的物質統(tǒng)一性是由科學的長期發(fā)展來證明的。
其意義是:1、它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事的理論基礎,世界是統(tǒng)一的物質世界,只有按照世界的本來面貌去認識事物,找出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才能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這是堅持了徹底的唯物主義一元論。
2、只有堅持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才能認識社會主義建設的規(guī)律,減少工作中的失誤,從而使社會主義取得成功。
3、我國正處于并將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只有從這個實際出發(fā),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才能使各項工作有成功的基礎,才能代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的真心擁護,才會取得勝利。
三、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guī)律性的關系以及對現代化建的意義。
主觀能動性是人的意識所具有的能動的反映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客觀規(guī)律是事物和現象之間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
尊重客觀規(guī)律和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是辨證統(tǒng)一的。
1、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是認識和利用客觀規(guī)律的必要條件;
2、尊重客觀規(guī)律是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和基礎;
其意義是:
1、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中必須把科學態(tài)度和革命熱情結合起來,既要遵循客觀規(guī)律,有嚴肅的科學態(tài)度,扎實的工作作風,又要發(fā)揮大膽創(chuàng)新的精神,發(fā)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才能使現代化建設早日實現。
2、既要反對否認客觀規(guī)律的唯心主義的唯意志論和“左傾”冒險主義,又要反對否認主觀能動性的形而上學機械論和“右傾”保守主義。
(責任編輯:hbz)
近期直播
免費章節(jié)課
課程推薦
自考
[Vip簽約通關班]
準題庫自主練習校方服務
自考
[尊享考霸簽約班]
準題庫自主練習校方服務
自考
[Vip簽約通關連續(xù)班]
準題庫自主練習校方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