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利用“暈輪效應”,留下美好印象
二 答題“有的放矢”,重點各個擊破
有人說公務員面試涉及面太廣,無法預知也就無法準備。萬事都是有規(guī)律的,公務員面試也是同樣,公務員面試的題目雖然天馬行空,涉及各個領域,但經(jīng)過仔細分析,無外乎以下幾種類型:
1.“陷阱”型:這種類型的題目多以選擇疑問的形式出現(xiàn),似乎是讓你在其中選擇一個,可是仔細推敲可能每個選項都對或都有欠缺,這種題目的目的是考察考生的綜合能力,只要你回答選擇其中一種可能,就掉進了評委的陷阱,分值則會大打折扣。例如,“領導干部抓工作有人說要‘舉輕若重’,也有人說要‘舉重若輕’,對此你有什么看法?”,這就是典型的陷阱題,選擇其中一種就都是片面的,明智的回答應該是“‘舉重若輕’與‘舉輕若重’都是公務員的工作方法,他們的關系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相輔相成的。在面臨重大危機時,領導的首要工作是安定人心,迅速提出解決方案,使下屬或群眾對政府充滿信心,這時就需要用‘舉重若輕’的方法;但是作為公務員,我們是人民的公仆,人民利益無小事,所以我們要把每一件小事都當作大事來處理,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這就需要‘舉輕若重’了。”要綜合考量題目,避其鋒芒。
2.理論政策型:這類題目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公務員面試中,作為一名公務員必須具備一定的政治素養(yǎng),這類題目相對好掌握,要注重平時的積累,最好能結合擬聘職位的特點回答。這種題目回答不容易出彩,很難考察考生的能力,近些年這類題在公務員面試中占的比率略有下降。
3.具體執(zhí)行型:
4.文學素養(yǎng)型:作為公務員要有很廣博的知識結構,文學功底更是不可或缺。國家和地方公務員考試很注重考察考生的文學素養(yǎng)。常見題目是給出一句古詩詞或名言警句,讓考生進行分析。一般而言,這類題目并不難,關鍵是要解對題,最好能結合當前社會現(xiàn)實,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三 猜透“考官心意”,敢于奪目“亮劍”
(一)選才心理
面試考官處于考察者、評判者的地位,很容易產(chǎn)生一種優(yōu)越感。集中表現(xiàn)為面試考官愿當“伯樂”,即考官常有“千里馬常有,伯樂難尋”的主觀心理,希望自己是“伯樂”,能挑選出真正的人才,能夠發(fā)現(xiàn)真正的“千里馬”。有鑒于此,考生從本人實際情況出發(fā),不夸大,不縮小,坦然面對自己的缺點,實事求是的對待和處理考官的發(fā)問,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才能,同時又表現(xiàn)得很謙虛,給考官一種信息:你是一個有才能的人,而這種才能只有借助于他才能發(fā)揮出來。
(二)定勢心理
國家公務員考試中最為常見的測評形式是結構化面試,即在面試題目、面試實施程序、面試評價等方面都有統(tǒng)一明確規(guī)范進行的面試。這使得考官一方面謹慎負責、規(guī)范考核,保證了考官測評的科學性和公正性;但與此同時,考官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每個測試題目都按照之前擬定的出題思路或答題測評要點對考生進行評價。對此,考生應該在最短的時間內理解所提出問題主要的考察點,更為重要的是要突破思維定勢,利用自身所儲備的知識和經(jīng)驗對問題加以聯(lián)想和對比,回答時盡量做到視角新.觀念新.表述新,積極展現(xiàn)自己獨特的潛質,可謂“寶劍出鞘必亮劍,該出手時就出手”,讓考官滿意。
(三)疲勞心理
面試過程中,考官要付出很大的精力,重復性的操作活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容易造成困倦??赡軙o意間打個哈欠,做深呼吸,不斷看表,搓著手等動作和表情。實事求是的說,這些都是面試進行中正?,F(xiàn)象,但對于考生來說,絕不能因此而過于情緒化,語無倫次,思維混亂,致使來之不易的面試機會就此錯過。此時,“縱然是敵眾我寡”,我們仍要堅持遇事冷靜,面帶微笑的環(huán)視所有考官,鎮(zhèn)定自若。倘若真遇到疑難問題時,考生可稍作思考,舉止表情要始終如一,不匆忙回答,待理清思路后,抓住重點的加以表述,化不利情境為有利情境,殊不知考官考察的是應試者的心理抗壓能力和情緒控制力。
總之,應對面試要保持積極良好的心態(tài),多一份準備,就多一份收獲,堅信機會總是留給那些勤奮、認真準備、努力付出的人。借用電視劇《亮劍》里的臺詞寄語即將參加面試的考生:縱然困難重重,但依然敢于亮出“寶劍”,劍鋒所指,所向披靡。祝福廣大公務員考生通過自身努力順體通過面試,早日成為公務員隊伍中的一員。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