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的面積說課稿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設計的課件《圓的面積》,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六年級的教材。圓是小學階段最后的一個平面圖形,學生從學習直線圖形的認識,到學習曲線圖形的認識,不論是學習內容的本身,還是研究問題的方法,都有所變化,是學習上的一次飛躍。
通過對圓的研究,使學生認識到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同時滲透了曲線圖形與直線圖形的關系。這樣不僅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從空間觀念來說,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因此,通過對圓有關知識學習,不僅加深學生對周圍事物的理解,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也為以后學習圓柱,圓錐和繪制簡單的統(tǒng)計圖打下基礎。
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
1. 要使學生明確圓面積的概念,理解和掌握圓面積公式的推導及應用。
2. 通過學生操作,發(fā)現(xiàn)推導圓面積的公式。
3. 結合知識的教學,滲透轉化極限的數(shù)學思想。
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圓面積概念的建立,公式的推導及應用。
難點是:轉化和極限兩種數(shù)學思想的滲透。
考慮到本節(jié)課是幾何前后知識的重要紐帶,教學內容相對抽象,學生的年齡特點,導致抽象邏輯思維較差,還是以形象直觀思維為主,所以使用多媒體作為輔助教學手段,變抽象為直觀,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感知,幫助學生理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本課使用多媒體,設計時主要想突破以下幾個問題:
一. 明確概念:
圓的面積是在圓的周長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周長和面積是圓的兩個基本概念,學生必須明確區(qū)分。首先利用課件演示畫圓,讓學生直觀感知,畫圓留下的軌跡是條封閉的曲線。其次,演示填充顏色,并分離,讓學生給它們分別起個名字,紅色封閉的曲線長度是圓的周長,藍色的是曲線圍成的圓面,它的大小叫圓的面積。通過比較鑒別,并結合學生親身體驗,讓學生摸一摸手中圓形紙片的面積和周長,進一步理解概念的內涵,從而順利揭題《圓的面積》。
二. 以舊促新
明確了概念,認識圓的面積之后,自然是想到該如何計算圖的面積?公式是什么?怎么發(fā)現(xiàn)和推導圓的面積公式?這些都是擺在學生面前的一系列現(xiàn)實的問題。此時的學生可能一片茫然,也可能會有驚人的發(fā)現(xiàn),不管怎樣都要鼓勵學生大膽的猜測,設想,說出他們預設的方案?你打算怎樣計算圓的面積?課堂上根據學生的反映隨機處理,估計大部分學生會不得要領,即使知道,也可以讓大家共同經歷一下公式的發(fā)現(xiàn)之路。此時,由于學生的年齡小,不能和以前的平面圖形建立聯(lián)系,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以前學過哪些平面圖形?讓學生迅速回憶,調動原有的知識儲備,為新知的“再創(chuàng)造”做好知識的準備。
根據學生的回答,選取其中的三個平面圖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讓學生討論并再現(xiàn)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根據學生的回答,電腦配合演示,給學生視覺的刺激。平行四邊形是通過長方形推導的,三角形面積公式是通過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平行西邊形推導的,梯形也是如此。想個過程不是僅僅為了回憶,而是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滲透一種重要的數(shù)學思想,那就是轉化的思想,引導學生抽象概括出:新的問題可以轉化成舊的知識,利用舊的知識解決新的問題。從而推及到圓的面積能不能轉化成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如果能,我可以很容易發(fā)現(xiàn)它的計算方法了。經過這樣的抽象和概括出問題的本質,因為知識的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數(shù)學思想的方法,那才是數(shù)學的精髓。
三. 轉變圖形
根據發(fā)現(xiàn),把圓等分成若干等份,小組合作,動手擺一擺,把圓轉化成學過的平面圖形??紤]學生的實際情況,電腦先演示8等份圓,拼成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讓學生觀察它像什么圖形?為什么說“像”平行四邊形?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充分肯定學生的觀察。如果說8等份有點像,那么再來看看16等份會怎么樣?電腦繼續(xù)演示16等份的圓,放在一起比較,哪個更像平行四邊形?學生會發(fā)現(xiàn)16等份比8等份更像!因為它的底波浪起伏比較小,接近直的,引導學生閉上眼睛,如果分成32等份會怎么樣?64等份呢?……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從而得出等分的份數(shù)愈多,拼成的平行四邊形就愈像,就愈接近,完成另一個重要數(shù)學思想—極限思想的滲透。
四. 公式推導
平行四邊形面積學生都會計算:s=ah引導學生觀察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與圓有什么樣的關系:發(fā)現(xiàn)a=c2 =πr h=r,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圓的面積,從而推導出S=πS=π×r×r =πr2。
此時,讓學生觀察思考,利用手中的16等份的圖形紙片,拼一拼,還能拼成哪些圖形?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小組合作,共同探究。并根據拼成的圖形,推導圓的面積公式。當然,還能拼成三角形,梯形,長方形等,這里課件沒有一一演示,而是留給學生充分的空間,讓學生自由創(chuàng)新。正如《畫 》談“馬一角”的文字,“看似未曾著墨處,煙波浩渺滿日前.”結合學生拼成的圖形并推導,采用不完全歸納法,發(fā)現(xiàn)都推導出S=πr2 ,通過實驗操作,經歷公式的推導過程,不但使學生加深對公式的理解,而且還能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學生在求知的過程中體會到數(shù)形結合的內在美,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五.公式的應用.
探究出公式,要學會應用,并能把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先引導學生觀察面積公式,思考要想計算圓的面積應該知道哪些條件?讓學生討論.練習安排了三個層次的練習:
第一:看圖計算面積。主要是鞏固新知,強化公式的應用。兩個圖一個是已知半徑,另一個是已知直徑。
第二:變式練習。學生根據公式一般認為計算圓的面積,必須知道半徑,否則無法計算,這一題是已知r2=5平方厘米。根據目前知識,學生沒有能力求出半徑,怎么辦?激起學生的認知沖突,引導學生討論,就會發(fā)現(xiàn),除了知道r,可以求出面積,若能知道r2,不必求出半徑,直接利用公式計算面積,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勢,全面理解公式,達到對公式的進一步認識。
第三:實踐練習。圓形的物體生活中隨處可見,公園的露天廣場是個圓形,怎樣才能計算廣場的面積呢?讓學生討論,你有哪些方案?并留給學生課后去實踐。這樣,使學生意猶未盡,感到課雖盡,但疑未了,為下一課已知周長求面積埋下伏筆。
至此,課件設計的初衷,概念—舊知—轉化—推導—應用五個任務就算完成了,這也是設計時個人的一些想法,敬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