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參加2011年二級注冊建筑師考試的各位考生更好的復習建筑設計這部分課程,在此特地編輯整理出2011年二級注冊建筑師建筑設計相關知識點,希望各位同學可以在2011年注冊建筑師考試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四)屋面、樓地面
(1)屋面最小坡度:平屋面 1:50
瓦屋面無望板基層 1:2
瓦屋面望板油氈 1:2.5
石棉瓦 1:3
波形金屬瓦 1:4
壓型鋼板 1:7
(2)10M以上建筑無上人屋面樓梯時應設上屋面人孔或外墻爬梯。
(3)悶頂應設通風口,并有通向悶頂?shù)娜丝?,悶頂?nèi)應有防火分隔。
(4)筑于基土上的地面應根據(jù)需要采取防潮、防基土凍脹、防不均勻沉陷等措施。
(5)存放食品、食料或藥物等房間,其存放物有可能與地面直接接觸者,嚴禁采用有毒塑料、涂料或水玻璃等做面層材料。
(五)門窗
(1)開向公共走道的窗扇,其底面高度不應低于2M。外窗窗臺低于0.8M時應采取防護措施。
(2)雙面彈簧門應在可視高度部分裝透明玻璃。
(3)旋轉門、電動門和大型門的鄰近應另設普通門。
(4)開向疏散走道及樓梯間的門扇,開足十不應影響走道及樓梯平臺的疏散寬度。
(5)天窗應采用防破碎的透光材料或安全網(wǎng),并應有防冷凝水產(chǎn)生或引泄冷凝水的措施。
(六)墻身、地下室
(1)磚墻0.06M出設連續(xù)水平防潮層。室內(nèi)相鄰地面有高差時應在墻身側面加設防潮層。
(2)設計最高底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底板0.3~0.5M時,且基地內(nèi)土壤及回填土無形成滯水可能時,可采用防潮方法。
(3)地下室應在一個或若干個地面較低點設集水坑并預留排水泵電源及排水管路。地下管道、地漏、窗井等處應有防止涌水、倒灌的措施。
(七)廁所、浴室
(1)不應布置在餐廳、食品加工、食品儲存、變配電等有嚴格衛(wèi)生要求或防潮要求用房的直接上層。
(2)樓地面略低于走道,并有不小于0.5%的坡度坡向地漏或水溝。
(3)廁所應設前室或有遮擋措施。
(4)廁浴隔間平面最小尺寸:
廁所隔間:外開門0.9MX1.2M,內(nèi)開門0.9MX1.4M;
淋浴隔間:外開門1.0MX1.2M,帶更衣1.0MX(1.0+0.6)M。
(5)衛(wèi)生間設備間距:
洗臉盆或盥洗槽水槽嘴中距不小于0.7M,距墻不小于0.55M;
小便器中距不小于0.65M;
單側隔間至對面墻或小便器外沿及雙側隔間之間的凈距,內(nèi)開門時不小于1.1M,外開門時不小于1.3M;
單側洗臉盆或盥洗槽至對面墻凈距不小于1.25M,雙側洗臉盆或盥洗槽之間凈距不小于1.8M。
(八)煙道、風道應伸出屋面,伸出高度應根據(jù)屋面形式、排出口周圍遮擋物高度、距離及積雪深度等因素來確定,但至少不應小于0.6M,頂部應有放倒措施。
五、室內(nèi)環(huán)境要求
(一)采光、通風
(1)各類用房采光標準按計算及單項設計規(guī)范確定外,浴廚等輔助用房的窗地比不小于1/10,樓梯間、走道不小于1/14。
(2)內(nèi)走廊長度〈20M時至少應有一端采光,〉20M時應兩端采光,>40M時應增加中間采光口,否則應采用人工照明。
(3)有效采光面積
離地面高度在0.50M以下的采光口不應計入有效采光面積。
采光口上部有寬度超過1.0M的外廊、陽臺等遮擋物時,其有效采光面積可按采光口面積的70%計算。
水平天窗有效采光面積可按采光口面積的3倍計算。
(4)自然通風的開口面積與地板面積之比:居住用房、浴廁等不小于1/20,廚房不小于1/10,并不得小于0.8平方米。
(5)嚴寒地區(qū)的居住用房,嚴寒及寒冷地區(qū)的廚房,無直接自然通風的浴廁均應設自然通風道或通風換氣設施。自然通風道凈截面面積及排風口有效面積不應小于0.015平方米,并應設于窗戶或進風口相對的一面。
(二)保溫、防熱
(1)保溫要點:避風、向陽、日照;外表面積與建筑體積比值較小;外墻、屋頂與不采暖樓梯間隔熱應做熱工驗算;接縫、混凝土嵌入體構成的熱橋做保溫處理,嚴寒、寒冷地區(qū)不應設開敞的樓梯間和外廊,出入口宜設門斗或其它防寒措施;窗不宜過大并減少縫隙,加強密閉。
(2)防熱要點:綠化環(huán)境,加強通風、遮陽及圍護結構隔熱等綜合措施,平剖面設計要有利于組織穿堂風;東西向不宜布置主要房間,否則應采取遮陽措施;屋頂、東西向外墻要驗算內(nèi)表面溫度并保證不大于當?shù)叵募臼彝庥嬎阕罡邷囟取?/p>
(3)空調要點:設置空調的建筑物,外表面與體積比宜取小值,外表面宜用淺色;窗不宜過大并密閉、隔熱、遮陽;空調房間宜集中布置,且不與高溫房間相鄰;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shù)應通過技術經(jīng)濟比較后確定;間歇使用,內(nèi)側采用輕質圍護結構;連續(xù)使用,內(nèi)側采用重質圍護結構。
(三)隔聲
(1)各類房間的允許噪聲級(dBA):
臥室 晝:50,夜:40,一般:55
有語言清晰要求:50
有音質要求:40
(2)大板、大模建筑應對附著于墻體和樓板的聲源進行隔振。
(3)有噪聲和振動設備的房間不應在主要用房的直接上層或貼鄰,并對設備、管道減振、消聲。
(4)安靜房間有吊頂時,隔墻應砌至樓板底,采用輕質墻時應提高其隔聲性能。
熱門文章:
相關推薦:
2011年注冊建筑師考試網(wǎng)絡輔導讓你一次通過考試!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