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癥
低血糖癥病因
1.空腹時低血糖
低血糖出現于早餐之前。
(1)內分泌性 ①胰島素或胰島素樣物質過多。胰島素瘤(包括良性、惡性和增生性)、胰外腫瘤如巨大纖維瘤或纖維肉瘤;②氫化可的松(皮質醇)缺乏,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腦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生長激素缺乏,甲狀腺功能減退癥。
(2)肝源性 ①嚴重彌漫性肝病;②重度心功能衰竭伴肝臟淤血;③肝酶異常,如肝糖原累積癥、半乳糖血癥、糖原合成酶缺乏癥等。
(3)胰島素自身免疫反應性低血糖。
(4)過度消耗,攝入不足?、偃焉锟崭沟脱?②慢性腹瀉,長期饑餓,過度飲酒、腎性糖尿、腎功能衰竭晚期;③嚴重營養(yǎng)不良。
2.餐后低血糖
癥狀于進食后2~5h出現,又稱反應性低血糖。
(1)原因不明的功能性低血糖癥。
(2)2型糖尿病早期。
(3)胃腸手術后低血糖,如胃有大部分切除,胃空腸吻合等。
(4)亮氨酸引起的低血糖,由于對亮氨酸過度敏感引起胰島素分泌過多。
3.藥源性低血糖
血糖為腦細胞的主要能量來源。低血糖時腦組織主要依靠腦本身及肝儲備的糖原分解來維持代謝,而腦組織本身所儲備的糖原有限,僅800mg/dl,尤其大腦皮質只含73mg/dl。因此血糖過低對機體的影響以神經系統(tǒng)為主,尤其是腦和(或)交感神經。嚴重而長期的低血糖發(fā)作可引起廣泛的神經系統(tǒng)病變。缺糖早期為腦充血、多發(fā)性出血點;后期由于Na+、K+進入細胞引起腦細胞水腫及出血性點狀壞死,以大腦皮質、基底核、海馬等處最明顯;晚期神經細胞壞死、消失,腦組織軟化。早期為大腦皮質受抑制,繼而皮質下中樞包括基底核、下丘腦及自主神經中樞相繼累及,終于影響中腦及延腦活動。腦部細胞愈進化對缺氧缺糖愈敏感。
低血糖癥治療
1.急癥處理
輕者速給糖類食物或飲料,不能口服或癥狀嚴重者立即靜脈注射50%葡萄糖40ml,繼以5-10%葡萄糖滴注。對補充葡萄糖無明顯反應者可能為:①長期低血糖;②低血糖伴有發(fā)熱者;③內分泌機能減退的低血糖。須補充更大量的葡萄糖,并加用氫化可的松100-200mg與葡萄糖混合滴注。還可用胰高糖素肌肉注射或靜推。
2.病因治療
功能性及反應性低血糖宜給低糖、高脂、高蛋白飲食,少食多餐,并給少量鎮(zhèn)靜劑及抑制迷走神經的藥物。腫瘤等其他原因引起的低血糖須作相應的病因治療。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hb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