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社會工作師考試時間為6月16、17日,小編整理了中級社會工作師考試資料,希望對您參加考試有所幫助!
第四章 青少年期
一、青少年期的行為特征
1、少年期。
2、青年期。
二、青少年的生理及心理發(fā)展
1、青少年期的生理發(fā)展。
2、青少年期的心理發(fā)展:
1 情緒:
a 少年
b 青年
2 青少年的認知發(fā)展:青少年已有成人的智力,并且會運用創(chuàng)造性的思考。
3 心理與性的理論:「生殖期」。是佛洛伊德(Freud)所創(chuàng)的「心理與性」的理論的最后一期,是青少年期及成年期的行為特征,此時期欲力已擴及整個生殖系統(tǒng),有能力追求異性、獲得性經(jīng)驗而生殖。是性欲開始活躍,對異性有興趣,經(jīng)求偶到結婚一系列過程。
4 生命周期理論:愛力克森(Erikson)提出的,特征是身分對角色的混淆。前者為良好的特征,后者為不良的特征。身分是對自己的了解,也就是自我意識的建立;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將自己的許多特質整合成一整體。角色混淆,也稱為「身分擴散」或「身分迷惘」,指個人的自我是不整合的,無法建立自我意識,也就是不知道自己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三、青少年的社會行為發(fā)展
1、青少年期社會行為發(fā)展的特征。
2、青少年的社會化發(fā)展:1 特征:與同儕關系較親密、社會的參與增加、溝通及表達能力的增加。
3、青少年的家庭關系:雙親應采商議、疏導、精神鼓勵的方式。
四、青少年時期的問題及對策
1、校園倫理與暴力事件。
2、青少年犯罪:
1 犯罪分析。
2 犯罪理論:
a 「機會理論」。
b 「犯罪次文化理論」。
c 「差別連結理論」。
d 「標簽理論」。
e 「規(guī)范缺失理論」。
3 影響犯罪的環(huán)境因素:家庭因素最重要。青少年犯罪多是雙親管教方式不當引發(fā)。
4 少年犯的處遇:臺灣與美國的比較。
3、青少年藥物濫用(吸毒)。
4、婚前性行為、未婚媽媽與雛妓問題。
第五章 成年期
一、成年期的行為特征
成年期是從二十歲以上到四、五十歲,是一生中最寶貴的時期。其中以二十歲到三十歲
的第一個階段變化最大。
行為特征有七項:1、生理狀況最佳。2、成家立業(yè)、生兒育女。3、最具生產(chǎn)力的年齡。
4、完成升學、就業(yè)、婚姻三件人生大事。5、面臨極多問題。6、情緒高張多變。7、奠定
終生事業(yè)的基礎。
二、成年期的生理及心理發(fā)展
1、生理上:都已達高峰并逐漸緩慢下降中。
2、心理上:
1 生命周期理論:成年期處于愛力克森的人生周期理論的第六個時期,良好的特征是親密,不良的特征是孤獨。這個階段的成人必須學會與異性建立一種親密的感情,也就是互愛的關系;也必須和其它人建立良好的關系,如同事、上司;良好的條件是:社會化發(fā)展良好、心理沒有困擾。若不能將整個的自我與他人的自我相調和,則會產(chǎn)生孤獨的不良特征,也就是不能和配偶等周遭的人發(fā)展出良好的關系。
2 成年期各階段的發(fā)展理論:熙海(Sheehy)認為從二十歲到五十歲,每十年有不同的發(fā)展重點。但成人行為都受社會中的年齡與地位體系的影響。
3 成人行為的特色:再社會化。
4 成人應擔當?shù)呢熑危篴 性的需求 b 生育并扶育子女 c 就業(yè)。
5 健全的人格特質。
三、成年期的社會行為發(fā)展
1、成年期的社會化。
2、成人的角色期盼、社會參與、社會流動:成人行為在社會文化觀點下必須「適合其年齡」,這就是成人的角色期盼。社會參與指各人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或加入社會團體,這是個人社會地位的表征,通常社會地位較高的人,社會參與較一般人多。社會流動則指社會位置的改變,社會分子由一個團體移到另一個團體的現(xiàn)象。分為橫的流動與縱的流動,前者是指流動的結果社會地位仍相同,后者是指社會位地有上下改變的流動結果,但是上、下的流動都可能帶來困擾。
3、道德發(fā)展:處于柯白葛的道德發(fā)展理論中的原則期,是其理論的第三個時期,這時期成人已經(jīng)具有由個人思考及分析所獲得的內部行為守則。但是并非所有的成人道德都能發(fā)展到原則期。
四、當代成人完成人生大事的變異情況
當代成人的三件人生大事:升學、就業(yè)、婚姻。
1、升學:讀國內外研究所。
2、就業(yè):有待改善的現(xiàn)象:高學歷高失業(yè)率、大材小用。
3、婚姻:一般而言,成人結婚的意愿逐漸降低、離婚率越來越高。
1 離婚的情況。
2 單親家庭的不利情況:a 母親為家長;b 父親為家長。
五、婚姻調適與家庭管理
1、夫妻之愛的性質:應兼具精神方面的愛、手足之情及性愛,同時滿足心理與生物兩方,并要有手足般的自然才能調和。
2、夫妻調適之道:由于夫妻兩方從小生活在不同背景的家庭,生活習慣、興趣興向難免有不一致的情形,所以不應堅持己見及習性,硬要對方配合,并且要共同分擔家務及多多溝通。
3、家事的處理:物質生活、經(jīng)濟、精神生活、親職的承擔。
六、成年期的問題及對策
1、成人職業(yè)調適不良的問題:新進員工、就業(yè)母親。
2、成人心理失調及精神病態(tài)問題。
第六章 中年期
一、中年期的行為特征
1、中年期的定義
1 學理上:從個人停止生殖開始,至體力衰退及心智敏捷度降低為止。
2 年齡上:從四十歲到六十五歲。不是很精確。
2、中年期的行為特征
1一生事業(yè)成就的高峰、2經(jīng)歷更年期、3心理多變、4初步衰退時期、5危機與問題。
二、中年期的生理及心理發(fā)展
1、生理發(fā)展。
2、如何適應身體方面的改變。
3、中年期的發(fā)展工作:與配偶的關系最重要;學會利用休閑娛樂則老年較不寂寞。
4、心理發(fā)展
1 智能:教育水平越高,則流體智力雖漸衰退,但晶體智力仍有增進的可能性越高。
2 有關的心理發(fā)展理論: a 容格(Jung)的分析理論,認為性格發(fā)展過程中,自我是聯(lián)結個人與現(xiàn)實世界,必須四十歲之后才能發(fā)展完全。四十歲之后才開始發(fā)展真實的個體,朝真正的自我實現(xiàn)發(fā)展。 b 愛力克森人生周期理論,中年是屬于第七期,特質是利他對自利;良好的特質是利他,能關心社會、貢獻己力;不良的特質是自利,沒有生產(chǎn)力,可能自顧不暇,較不可能顧及他人。
三、中年期的社會發(fā)展
1、中年人的家庭及人際關系:初期應注意子女的管教扶育;中期應注意夫妻關系;后期則要面臨退休,應預先準備。
2、中年人的社會參與:應積極造福社會。
3、中年發(fā)展任務理論:沛克(Peck)提出的。認為中年人有四個任務:1體力取向轉為智慧定位、2人際關系自性關系轉化為社會化的結合、3感情的投注由固執(zhí)轉為具有彈性、4心理活動的彈性以對抗僵化。
四、中年期的問題及調適
1、職業(yè)調適:
1專業(yè)或退休再就業(yè)的問題。
2職業(yè)調適以女性較為嚴重:再就業(yè)、「怕的成就感」。
2、照顧年老父母(以老年癡呆癥為例)。
3、更年期的煩惱:
1 定義:女性更年期指的是月經(jīng)的停止,也就是生殖能力的停止,當代婦女約是五十歲左右,這是一個生理上與心理上皆不太平衡的時期。男性較無明顯的生理標志,男性的更年期較偏于意指重要的轉變時期,如生理功能減弱程度加速、面臨退休等,一樣會有不平衡的表現(xiàn)。但是不論男女,不平衡或恐懼的感覺引生的病癥,近年的研究指出多是心理的或是社會的原因,生理原因僅占少數(shù)。
2 癥狀。
3 輔導。
4 「性」方面的改變。
5 婚姻危機。「外遇理論」:外遇是配偶受到介入者的吸引,或是配偶本身有太大的推力。
6 婚姻的變異:單身與同性戀:后者指與同性別的人發(fā)生性關系,男女都會有。同性戀的導因:1基因、2官分泌不正常、3性別認同混淆、4早年時家庭不健全、5母親溺愛,子女過度依賴母親、6女性化的男孩、7來自身體、情緒的受創(chuàng)。
4、準備退休:如何為退休做好準備?1 增加儲蓄、2 為退休生活預先做安排、3 維護身體健康、4 家人及人際關系良好、5 建立正確的人生觀或理想目標。
5、擔當祖父母的愉悅及問題:要注意隔代教育,也就是由祖父母扶育及管教孫兒女。祖父母的方法通常會與父母不同,可能產(chǎn)生不良后果有:婆媳問題、親子關系不佳、學習落后、小孩心理失調等等。
相關文章:
近期直播
免費章節(jié)課
課程推薦
社會工作師
[協(xié)議護航班班]
簽署協(xié)議不過退費
社會工作師
[沖關暢學班]
5大課程模塊 2大研發(fā)資料
社會工作師
[精品樂學班]
3大課程模塊 校方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