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下半年心理咨詢 師考試報名進行中,小編特編輯整理心理咨詢師考試相關資料、試題,希望對您的 考試有所幫助!
172 遷移效應
在學習心理學中,先行學習對后繼學習的影響,稱為"遷移效應"。它有三種效應方式:
先行學習a促進了后繼學習b的效應,稱為正效應;先行學習a 干擾和阻礙了后繼學習b的效應,稱為負效應;先行學習a促進了后繼學習b無任何影響,稱為零效應。
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不注意有關遷移條件產生的條件,就會發(fā)生不必要的遷移現象,如,日本司機在美國開車,常發(fā)生困難,甚至出現車禍。這主要是因為在日本是"車左、人右",而在美國卻恰好相反。當然,如果運用好遷移效應就可能產生下面的效果。如,在棒球隊員中選撥出高爾夫球的集訓隊員;讓會英語的人去突擊學習法語、德語、西班牙語一般都有會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
這一理論給學習的啟示是:
一是要注意發(fā)現概念、原理的相同、相通之處。
二是注重學習方法的總結,即在學習過程中注意掌握那些具有規(guī)律性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
三是要廣泛地積累各方面的學習經驗。
四是要注意防止在學習過程中,尤其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產生定勢。
173 奮起效應
這是與破摔效應意義相反的一種積極效應:當一次大的挫折后,受挫人不僅不氣餒,反而激發(fā)起改變現況、奮力向上的意志,從而迅速成功的心理效應,即奮起效應。
174進門坎效應
在心理學中,"進門坎效應"指的是如果一個人接受了他人的微不足道的一個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或是想給他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極有可能接受其更大的要求。關于這個效應的理論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里德曼與弗雷瑟在實驗中提出的。實驗過程是這樣的:實驗者讓助手到兩個居民區(qū)勸說人們在房前豎一塊寫有"小心駕駛"的大標語牌。他們在第一個居民區(qū)直接向人們提出這個要求,結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絕,接受的僅為被要求者的17%。而在第二個居民區(qū),實驗者先請求眾居民在一份贊成安全行駛的請愿書上簽字,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幾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辦了。他們在幾周后再向這些居民提出豎牌的有關要求,這次的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55%。為什么同樣都是豎牌的要求,卻會產生如此截然不同的結果呢?
研究者認為,人們拒絕難以做到的或違反個人意愿的請求是很自然的,但一個人若是對于某種小請求找不到拒絕的理由,就會增加同意這種要求的傾向;而當他卷入了這項活動的一小部分以后,便會產生自己以行動來符合所被要求的各種知覺或態(tài)度。這時如果他拒絕后來的更大要求,自己就會出現認知上的不協調,而恢復協調的內部壓力會支使他繼續(xù)干下去或做出更多的幫助,并使態(tài)度的改變成為持續(xù)的過程。運用這個方法來使別人接受自己的要求的現象,心理學上叫做"進門坎技術"。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學會運用這樣的技巧來與人們進行溝通,就可能更易于得到對方的配合與支持。比如:交警在執(zhí)勤時,發(fā)現有人違章駕駛,截停違章司機后用嚴厲的言語訓斥他,或粗暴地責令其交出駕駛執(zhí)照以登記罰款,這樣的態(tài)度很容易造成司機心理上的抵觸,從而人為地增加了工作的難度。這時,不妨考慮根據"進門坎效應"的原則,換一種溝通方式與司機進行交流。這里提供一種思路供參考:如截停當事人后,首先微笑并敬禮示意,再對他進行簡短的交通安全常識宣傳,然后指出其屬于哪一種違章,可能會導致什么樣的后果,盡量從當事人自身安全的角度來勸說,使他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過錯。
最好還能配合使用小的宣傳彩頁或安全常識小卡片,讓市民清楚知道自己違反了哪一條駕駛規(guī)則,設計一套"友情提示卡通圖案"讓他從所犯錯誤的"肇事者"卡通系列貼紙里選取相應的那種貼在方向盤上,以便在以后的駕駛中隨時提醒自己不要違反交通規(guī)則。這樣的方法既能達到教育管理的目的,又能在和諧的氛圍中形成比較良好的警民關系。即使必須采取罰款等措施的,經過這樣的鋪墊,也有利于使對方心悅誠服,采取主動配合的態(tài)度。
其實"進門坎效應"也能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中得到運用,這需要我們慢慢去摸索和體驗??梢栽谂c周圍人們的交往中使用,讓他人從心底里愿意接受你提出的觀點。在實際生活里靈活地用好這個心理學小原理,經由溝通交往的過程,一步步地邁進他人的"心田",給對方留下親切友好的印象。
本周熱門:
相關推薦:
(責任編輯: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