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
1.× 【解析】在教育史上,赫爾巴特第一個將教學理論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之上。
2.× 【解析】科學心理學是以馮特科學實驗室的建立為標志的。
3.√ 【解析】學習并非一定都通過外在行為表現(xiàn)出來。
4.√ 【解析】智力技能又稱心智技能,是通過練習形成的內部認知活動方式。題干所述為操作技能學習。
5.√ 【解析】認知學習觀強調個體學習的主動性和內部操作過程。
6.× 【解析】圖式是指一個有組織的、可重復的行為或思維模式。
7.× 【解析】加涅的高級規(guī)則學習又稱為問題解決的學習。
8.× 【解析】題干犯了絕對化錯誤。
9.√ 【解析】貓?zhí)映雒韵浞蠁栴}解決的內涵。
10.× 【解析】背景知識和智商水平相同,認知方式不同,問題解決的速度也不同。
11.√ 【解析】熟練操作的內在機制是在大腦皮層中建立動力定型,題干符合其內涵。
12.× 【解析】在乒乓球比賽中,運動員在發(fā)球的同時發(fā)出跺腳聲,是為了干擾對方的注意力。
13.√ 【解析】初入學的兒童由于思維發(fā)展水平的限制,不適合運用書空形式記憶字詞。書空:用手指在空中虛劃字形。
14.× 【解析】認知失調是改變個人態(tài)度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
15.× 【解析】皮亞杰和柯爾伯格在道德判斷的研究差異主要在于皮亞杰更強調道德思維形成的過程。
16.× 【解析】記憶中前攝抑制與倒攝抑制屬于負遷移。
17.× 【解析】先行組織者是先于新知識呈現(xiàn)的一段材料,其中應包含所學新知識的相關內容。所以題干所述并非“組織者”。 l
18.× 【解析】題干所述是中小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水平不同決定的。
19.× 【解析】掌握知識、技能與發(fā)展智力相互聯(lián)系。
20.√ 【解析】題干所述是代溝形成的原因。
四、情景題
(一)
1.A 【解析】案例運用的現(xiàn)場實驗法,又稱為自然實驗。
2.ABCD 【解析】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原則包括客觀性、教育性、系統(tǒng)性和實踐性原則。
3.BD 【解析】榮格將人的性格分成了內外向兩種。
4.ABCD 【解析】學生良好性格的培養(yǎng)應注重學生早期性格習慣的培養(yǎng),在教育教學中充分發(fā)揮榜樣的作用,在進行個別指導的前提下,鼓勵學生自我教育。
(二)
1.C 【解析】“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是典型的合理化。
2.B 【解析】結合維果斯基的理論,當學習目標超出學生本身能力,同時處在其最近發(fā)展區(qū)時,教師可以采用支架式教學一
3.C 【解析】學生因一次失敗就放棄,說明學生意志缺乏堅持性。
4.ABCD【解析】增強挫折承受能力的方法包括教會學生正確對待挫折、改善挫折情境、調節(jié)學生報復水平和讓學生學會總結經驗教訓。
相關文章:
更多關注:教師資格考試歷年真題 教師資格考試培訓 教師資格考試教材 掌上平臺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
近期直播
免費章節(jié)課
課程推薦
教師資格
[筆面護航班]
筆試+面試 協(xié)議保障 2期重學高端服務
教師資格
[沖關暢學班]
入門+進階 精選教材 協(xié)議保障 1期重學
教師資格
[精品樂學班]
課程模塊 準題庫自主練習重點強化學科全面
教師資格
[面試特訓班]
全新升級模塊 協(xié)議重學 研發(fā)資料班主任督學
教師資格
[面試精品班]
課程模塊 學科試講 高性價比